「木村秋則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木村秋則先生就是是木村阿公,他是「蘋果教我的事」的作者,也是日本暢銷書「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」的主角。他是使用了無農藥、無肥料的自然栽培法。

木村先生在本地的高中畢業後,到川崎市內的某公司工作了1年半後就離職了,返回家鄉繼承了父母的蘋果種植家業。不過,無法適應的生活一天一天地重複著。在沒有農活的一天,他偶爾光顧書店,發現了一本叫做「自然農耕方法論」的書,以無肥料、無農藥種米的實際成果給了他很強的衝擊。那個時候,他最愛的妻子正因農藥過敏症而苦惱。他想「就不能生產出對身體和環境都好的無肥料、無農藥的蘋果嗎?」這一刻為生產他自己的純天然蘋果注入了希望。

1978年4月,他開始了無農藥、無肥料栽培蘋果的試驗,可是蘋果樹完全不開花,而且跟病害蟲的沒完沒了的戰鬥一直持續著。

木村踏入了無農栽培的路。但他不是專家,所以他完全靠讀書、實驗、從挫折中再試一次。

在這段慘不忍睹的日子裡,他被鄰里冠上了「滅灶」的嚴重形容,他女兒在作文上寫著:「我的爸爸是農夫,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裡種出的果實。」

但每一次猶豫的時刻,木村都會發現一點奇妙的事,例如,葉子還是又長出來了,有一年葉子不見了,每次一點小小的進展都讓他覺得──蘋果樹也想活下去啊。 他為了實施無農藥栽培,蘋果樹沒有長出蘋果,沒有收入,但是各種的生活消費都要支出,就這樣入不敷出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,最後

他「窮得只剩下信念」。

但依然有這樣一個極限,他實在不忍心看到家人和蘋果樹因他繼續受苦,他決定,來去死吧,只有死才能夠制止他的夢想。

月圓風高,他帶著繩子上山要去找棵大樹來上吊,這個時候他突然意識到,山裡不可能有農藥,而且到處都是蟲,可是為什麼它們的葉子都那麼健康?!

他觀察之後發現,就是他腳下踩的泥土不一樣。

鬆軟度不一樣,氣味不一樣,溫度不一樣,味道也不一樣。

他終於理解,重點在泥土,是在整個一體的大自然醞釀出這種泥土,讓蘋果樹盡情的深根茁壯。

我們為了保護蘋果樹,卻用農藥將它隔離在大自然之外。

他把目標放在了加強樹根的伸張力。他在田地裡撒了大豆,然後看樹根的變化情況。蘋果樹長得越來越好了。

1987年,1顆富士果樹開了7個花。5個蘋果被害蟲吃了,不過終於收穫了2個蘋果。 推翻蘋果栽培常識的無農藥,純天然栽培的蘋果終於結果了

他的蘋果園開花時,是鄰園的農夫放下手上正煩惱的事趕快跑去通知他。

木村認為,如果收支平衡了,就不應該收取高價格,要讓大家都吃得到好吃健康的蘋果。

他用眼睛看益蟲也看害蟲,而且是連蟲的臉和卵都想了解。

木村最在意的就是:主角是蘋果,我只是幫助它生長,畢竟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,所以他常常會去跟蘋果樹說,謝謝你們真努力啊,對不起啊你要努力活下去啊,在開花的那第一年,他帶著燒酒到果園裡,澆了些到地上,跟蘋果樹對飲起來。

對於木村似乎是被天啟而發現有關泥土深根的祕密。

他的蘋果園隨處一翻,都可見根枝,數量和長度都和其他果園大不同,地底的世界可以長達20公尺。有回颱風之後,他有八成的蘋果都還在樹上。

深根,是生存茁壯的原力。

「在大自然界之中沒有任何生命是被孤立的」木村先生說道。

所有的生命都和其他生命有著密切的關係,相互支援。噴灑農藥就是利用外力抑制果園的生態系統,達到「無蟲、無菌的狀態」,的確可以讓蘋果樹結出碩果,卻影響了生態的平衡。

健康的土壤裡富含多樣的生物,無論好菌或壞菌、益蟲或害蟲都以某種拔河的方式達到平衡狀態

雜草可以耕土,讓土壤復原到原始的自然狀態,提供地底下的生物休憩生存的空間。

於是他努力將果園內的條件回歸自然。

最困難的蘋果無農藥無肥料栽培,都能這麼成功了,所以像其它的稻米、蔬菜、穀類等,木村阿公他也都能夠種的非常成功。

讀完木村阿公的故事,對個人來講有很大的啟示、鼓勵與感動:

1.當你從事自然農法覺得很辛苦,很洩氣,很氣餒,受到別人的閒言閒語時,想一想木村阿公的經歷,真的就覺得   你自己沒有什麼苦的,跟木村阿公比起來,我們還差他太多了。

2.很感佩他的家人,都能力挺他,跟他一起受苦受累,包括他的岳父、妻子和子女。

3.木村阿公希望每個人都能吃到健康的農作物,雖然自然栽培法的農作物比較少,但他也希望很多人都能買得起也吃得起,不要把自然栽培法的農作物賣得很貴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13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